精進料理是京都最經典的美食,一般是寺廟用來招待貴賓的豪華料理,
然而必須秉持佛教吃齋、款待貴族之禮節而發展出的美食文化。
身為古代王公貴族之都,貴族的口味其實和一般平民有所差別。
由於貴族本身並不需要勞動力,因此對於鹽份的攝取相對為少,
所以所食用的飯饌都比較屬於「薄味」,這對我們品嚐過拉麵還有一般街彷小吃後,是一種天差地遠的味覺體驗。
此外,我們後來才知道精進料理,其實就是素齋。
我們到了嵐山這間嵯峨とうふ稲 京都湯豆腐,其實他並不是很精緻的精進料理,高檔的精進料理,貴則一個人4,000日圓以上的都有。
嵯峨とうふ稲 京都湯豆腐一人套餐大約1,800日圓左右,價格相對低廉,
網路也有很多人推薦這間店,所以我們來嵐山就順便試試看。
嵯峨とうふ稲 京都湯豆腐以豆腐料理出名,在店家正門外有販賣以豆奶製備而成的豆乳甜甜圈。
買完後可以在店家外頭一邊烤火一邊食用,烤火用的暖爐是直接用火來作為取暖來源,非常暖和。
入內是非常華美的日式裝潢,當然氣溫和室外有著天壤之別。
用餐空間一共有兩層樓,空間有隔間,基本上都非常大。
一樓的用餐空間會經過一個水池,必須要走過一個小橋。而這座小橋是做在室內的,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佈景,不會讓你裡裡外外冷熱交替。
所以你經過時,可以看著水池內的鯉魚從你的腳下游過,然後才抵達用餐空間。
隔間是用很有日式風情的竹子擋牆來作為分隔,所以不用害怕會有隱私的問題。
當天我們來用餐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很多人。所以服務人員引導我們入座,一切都沒有等待的狀況。
就菜單而論,這家店有提供英文菜單,中文說明就看日文漢字多少猜測一二,
但是這間店的餐點擺盤就是以其日式風格的華美為主,其實看到後來有點頭昏眼花。
對於精進料理不是很熟悉的我們,就只因為當天很冷所以想喝個湯,就點了一個有「鍋」料理的套餐,
另外我想要吃「飽」,所以就點了一個看起來份量較足的套餐。
我後來的心得,是精進料理其實是很美味的料理,前提是你要把舌頭的味覺變成很敏銳的存在。
豆類製品以及水會是精進料理很重用的食材,所以吃起來會有一種很濃烈的大豆味(相對而言)。
用膳時不宜快食,需要一種專注力來細細品味其口味的變化,
好吧,簡單的說,薄味其實味道有點淡,就連醬油也是降低了幾個等級的鹹度。
所以這篇網誌之所以寫起來是有一定的困難度,是因為我在品嚐的當下真的是非常的專注。
但這也可以想見,當年貴族用餐時的風雅,
畢竟他們不太需要可以瞬間促進食慾的料理方法,而是可以清爽健口的料理食材。
所以食材的新鮮度就定勝負,我必須說如何詮釋食材的原味,的確是這間店要標榜的一項特色。
豆漿常菜御膳 1.980円
這整個套餐中,我最推薦的其實是烤麵筋、芝麻豆腐和豆皮。
雖說以豆漿和味增作為湯底的概念讓我非常享受,尤其豆漿底突顯出蔬菜高湯的清爽,但是以豆皮作為鍋料的部分,的確是這個家常鍋最美味的所在。
和台灣市場所能購買到的炸過的豆皮有所不同,這邊的豆皮以滑順、豆味濃郁以及彈牙口感為主。
在品嚐這個湯頭時,店家會附上一杯醬油,
他們的醬油偏甜,也是薄味,可以增添豆漿湯頭的甘美,
加上其他的時蔬鍋料,可以說是一道非常養生的料理。
芝麻豆腐是我滿推薦的一到小品。
添加芝麻所研磨凝固的豆腐,吃起來並沒有意料之中的滑順,取而代之的比較有顆粒口感的手工感。
在味覺上,並沒有預期中的鹹或淡的分類法,而是濃濃芝麻和大豆的原味。
用筷子去夾取豆腐時,會有一種很扎實的感覺,是很有特色的一道菜。
生麺筋烤味噌田樂(艾草麺筋、芝麻麺筋)是原以為是甜點的美麗誤會。
我原本以為生麵筋旁的佐料是黑糖甜漿,出乎意料的,他是一到鹹食料理。
其實我之前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就是在吃烤糯米丸子時。原以為他所圖的甜醬油應該偏鹹食,但是最後他是同時具有甜和鹹的一道小吃。
麵筋的製程是一道精進活,必須慢慢的將麵糰過水戳柔後,所留下的彈牙口感麵筋。
我原本以為是和印象中大豆麵筋那樣皺巴巴的樣貌,結果在這邊吃到的卻是滑順細製的彈牙美食,
其中以艾草的調味還是有甘甜的成分,所以佐以味增是比較道地,但對我還是需要適應的佳餚。
蕨餅的部分就是比較一般般的存在,佐糖漿和大豆粉來食用。
以蕨草根的汁液所製成的蕨餅,是長久流傳下來的先民智慧,吃起來滑嫩爽口。
我發現精進料理的特色,除了薄味,再來就是口感。
他們的口感有一種特色,就是要細緻、要滑嫩,尤其對於「順口」的要求更是可見一般,日本人特愛那種吃起來黏稠稠的口感,像納豆飯或是山藥飯等等。
由食材原味所昇華出的口感,天然不做作,的確讓精進料理獨樹一格。
白味噌湯(白蘿蔔、红蘿蔔、麺筋)是相對清甜的湯品。
日本的味增有著天皇流連忘返的故事,幾乎所有的食物都會讓味增插上一腳。
尤其湯中所佐的麵筋,用五色花紋來做點綴,不難想見當年豪門貴族的雅緻,就連一碗湯也不放過。
五穀米飯也是非常美味,原以為會吃到有穀物硬殼的口感,卻是香味比口味還要霸道的米食。
日本所產的米真的非常好吃,煮米的技術以及用水的品質和比例,也是讓大家到日本必嚐和食的原因。
由於薄味的原則,所有食材都是充滿了食材本色,
就連這碗米飯也是讓人津津有味的佳餚。
京都勾芡豆腐皮御膳 1,720円
勾芡豆腐皮蓋飯(五穀米)我個人認為非常的美味,而且好看。
略用醬油和莧菜來坐調味,雖說是湯泡飯,米飯卻依然有他的Q度。
我尤其喜歡豆皮和米飯在勾芡醬汁混合後一起下嚥食的美味,是值得一嚐的料理。
另外可以加入用油酥炸過後的麵衣花,如果你願意也可稍稍放入一點山葵,可有提味這碗飯的功能。
我後來才知道,吃起來嗆辣的山葵,竟然有著「消化道保健」的功能。
然而,山葵特有的嗆辣口味,會因為湯汁而被破壞,所以建議要吃的上不要攪拌湯汁,而是直接取一坨食用。
炸物是天婦羅(時令蔬菜2種),當天是用地瓜和南瓜。
這間店的南瓜不只可以用美味來形容,這也讓我對南瓜這種食物改觀。
若是以食材本身煮熟後的呈現,這個南瓜吃起來非常的濃郁甜美,瓜肉口感綿密多汁,瓜皮彈牙有咬勁。
藉由稍為油炸的手法,讓這個南瓜多了酥脆的口感,但因為麵衣不會厚實,所以並沒有脆到像餅乾那樣的狀態。
地瓜的部分,就是保持現炸後的溫度,
地瓜本身就是有它的香甜綿密,做成天婦羅自然在口感上提升,也是一道佳餚。
在嵯峨とうふ稲 京都湯豆腐用餐是不趕人的,在嵐山我們走了很多路,這是一個很好休憩的地方。
我忽然發現我的舌頭已經被外食的習慣摧殘了不少,而忘了原來食材本味的驚喜。
雖對於重口味的人較不推薦精進料理,但是想要以「品嚐」來當作一餐的重點,嵯峨とうふ稲 京都湯豆腐會是你可以嘗試的平價選擇。
早期寺廟多是清修,吃齋唸佛,身心清淨,所以更能在融入自然的修行觀中去體驗食材的原味。
這讓我聯想到現在仿間的養身書籍對於飲食的諄諄教誨,都是以薄鹽、少油、食材原味為主。
或許最適合人類生活的,真的是像修行者的單純生活,不管是每日的修身養息、勞動飲食,都能感恩每一個當下的恩賜。
嵯峨とうふ稲 (本店)
【地址】京都市右京区嵯峨天龙寺造路町19 (天龍寺正門前)。
【交通方式】
1.亰福電車嵐山線至「嵐山」站出站即可抵達。
2.JR嵯峨野線至「嵯峨嵐山」站出步行13分鐘。
3.阪急電車至「嵐山」站出步行15分鐘。
4.搭乘「市巴士」乘坐11、28、93號公車至「嵐山天龍寺前」站下車。
5.搭乘「京都巴士」乘坐61、72、83號公車至「亰福嵐山站前」站下車。
【電話】 (075) 864-5313。
【營業時間】11:00-19:00。
【休日】全年無休。
【官方網站】http://www.kyo-ine.com/ch/
延伸閱讀
*行程規劃方法篇
自助行程規劃方法(上)-超實用紅葉情報交通票券總花費及照片分享
*住宿篇
天然溫泉花螢之湯京都站前Dormy Inn Premium-優質住宿體驗
*食記篇
*賞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