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川線的鬼子母站的後方,依著標誌走就可以看到古蹟鬼子母神堂。
鬼子母神堂是在17世紀建,是東京的有形文化財產,這個古蹟保存的非常好,依然有非常多人前來參拜。
鬼子母神的名字似乎有點虎姑婆系列,但是鬼子母神(詳見wiki)其實是佛教的護法神,音譯:訶利帝母,也是保護小孩和婦女的守護神。
鬼子母神背後的佛教故事非常教化人心,有興趣可以點上面的超連結參考。
復古車款車廂,這次沒有機會搭到,仿昭和初期的電車款式,流露出江戶時代古典美學。
沿著這條街走到底,就可以看到鬼子母神堂。
在這個牌樓所寫的"鬼子母神"中的"鬼"其實上面少了一撇。
有一說是原本鬼子母神是一個夜叉,但是因為皈依佛法而不再是鬼,所以把上面那一撇去除。
也難怪說佛教頓悟法門,放下屠刀執念,立地成佛。
鬼子母神堂的入口,有一棵號稱700年的銀杏樹。柚子和Nora去的時候正值銀杏正黃,非常漂亮,而且這樹真的大。
但是銀杏果實掉落在地上的味道,在嗅覺上有點美中不足。
在銀杏樹旁邊的金剛護法雕像,是在日本佛教寺廟的特色象徵。
在鬼子母神堂前方,另外有一"武芳稻荷"神社,你可以看到明顯的紅色鳥居,供奉宇迦之御魂神,掌管穀物及收成。
稻荷神是日本人的豐收之神,保祐當地居民在農業時代可以有豐收的稻米作物。
而到了現在的工業時代,稻荷神也成為繁榮的象徵。
因為稻核神的庇佑使企業得以獲利繁榮,企業就會在神舍供奉一座紅色鳥居,
有大也有小,就沿著神社道路一路排成一排,成為日本神舍的一大特色。
蠻有意思的一點,是這邊同時供奉了日本傳統神道的神以及佛教神,但是都可以見到人民對自然神靈的崇敬。
柚子某種程度是非常喜歡這種人民勞動、順天養民、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文化。有時候覺得現代人用腦太多,反而脫離自然的本質。
鳥居走到底,就是武芳稻荷大明神本殿。
如果有意願參拜方式可以參考-[2015-沖繩](9)波之上神宮-動作如果做錯變成侮辱神明惹
那天到鬼子母神堂恰巧是日本的七五三節。所謂七五三節,就是日本小朋友在三歲、五歲和七歲的時候,在該年的11月15日會到神社參拜,以祈求平安。
小朋友穿日本傳統服飾真的超級可愛!我發現每個民族對於小孩的愛都會請宗教神祗保佑,這是對傳承的愛護,我不討厭這種風俗。
在鬼子母神堂本殿前方有一間聽說已經開了很久的小雜貨店-山川口屋,
裡面全部是道地的東京傳統零嘴,有興趣的大大可以去試試看。
鬼子母神前駅這邊的店家並不浮華,是住家和小雜貨店或是手做店的組合,查詢網路說這邊會有一些手作市集,有種文創區的概念。
和東京市區的繁華相比,鬼子母神前駅散策是一種悠閒的自在,很適合深度旅遊,美中不足的大概是我們不會日文這點吧~不然可以和店家互動應該又是另一個不錯的體驗。
延伸閱讀
2015東京賞楓銀杏自由行完整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