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給我的印象是雪國,冬天去的時候就會很用耶誕風。
但自從看了幾部荒川弘老師的漫畫:"百姓貴族"還有"銀之匙"後,柚子對北海道的農業感到非常的有興趣。
加上電視節目"來去北海道旅行"的介紹,這次和柚子媽去北海道就充分的了解當地農產品的強大。
北海道的農地占全日本的四分之一,整個北海道(道中,道北,以及道南)都有產出知名的日本農業產品。
這樣的發展主要是應二戰後,本國土內物資缺乏,北海道成為日本重點開發農產品的區域。
其實農業的發展一直是一個國家非常重視的項目,柚子在小樽市場裡搶食的水果玉米就是整個驚豔、哈蜜瓜吃到銷魂、喝牛奶喝到反省。
台灣漸漸走到高科技工業的代工,其實某種層面政府需要了解整個產業的平衡。
當人民最基本的生活條件都必須要仰賴進口,其實這個是一件非常嚴重的問題。
第一,別人可以不進口給你。
第二,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農業技術沒有推廣和進步而導致這種偏差的價值觀?其實如果觀察北海道的農業,你就會了解我國的農業科學有多貧瘠和不被重視。
北海道的氣候,我相信是絕對不適合農業的發展的。
但是他所出產的哈密瓜、水果玉米、麝香葡萄、水蜜桃以及乳製品,絕對是世界一等一的品質。
另一有名的北海道食物經濟就是海鮮。
文獻中北海道的原住民愛奴人以漁獵為生,
但不是表示我們這些觀光客所吃的料理就是他們所食用的料理。
柚子很天真的去和這次帶我們的司機桑他們是不是每天都吃這些美食?
司機桑的反應讓我非常拍謝!
其實對於當地人,這些料理其實還是很貴、依然是奢侈的珍羞。也是過年或是特別節日才能吃到。
柚子對於海鮮其實還好,原因是海鮮不是有殼就是有刺,難得有肉的像蛤仔又少少的,對於柚子這種嚼食控實在是很難圓滿。
但是北海道的海鮮真的非常強大!異常!
北海道的三大蟹大家是耳熟能響的:
雪場蟹(就是俗稱的帝王蟹)、毛蟹還有楚蟹。我覺得比較好的敘述是台灣吃蟹吸膏,北海道吃蟹是啃肉的。
這邊的料理方式多是2種,一種是味噌煮,另一種是鹽水料理、冷吃。
貼心的地方在於,飯店基乎都會幫你處理好。基本上你用筷子就可以扯出一大塊。
這種體驗真的是很過癮,尤其柚子特別不會吃蟹,飲食文化在我的腦子裡就是"方便入囗",
我在台灣學吃蟹最後投降,喜酒的蟹料理表面上禮讓給朋友,其實是懶。
北海道沿岸的網走市、根室市等地產量驚人。柚子在小樽時還有吃到一間令人驚歎的海鮮放題,
但是這間實在太有梗,乾脆獨立做一篇好了(不富監!)
三種蟹中,柚子最愛毛蟹,因為帝王蟹肉太多,吃到後面有點麻痺…,
但是毛蟹吃到後來依然可以吃到海味鮮甜,雖然肉沒有這麽多,但是喜歡蟹味的人柚子極推。
不只是蟹,柚子到市場區即會看到異常大的牡丹蝦、立足貝、蛤、扇貝和鮑魚,
推薦各位可以到漁市品嚐極度新鮮的海味。價格部分大約是台灣日本料理的一半,故還是有點價位就是了。
但是出來玩除了考察心態(柚子的研究魂),重點是多嘗試。
玩得愈兇學得愈多,我想這是超越"養尊處優"的一個玩耍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