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5595.jpg

2015年,我和Nora第一次自助旅行,那時我們32歲。

我總是以工作繁忙為理由,認為出國旅行似乎會干擾到我的工作進度,直到Nora和朋友自助了一趟新加坡之旅。

五天後Nora回國和我分享他的自助體驗,似乎為她創造了很多體驗生活的經歷。

那時我的研究工作遇到了瓶頸正在換跑道,有時候換跑道也代表人的保守性也逐漸瓦解,反正都換跑道了,之前研究進度也就懶得管了。

"那我們去東京吧!"我和Nora說,然後整個東京之旅的計畫就開始進行了。

我知道東京是一個對背包客友善的城市,但是對於我而言,那是一個學會在國外旅行的契機點。

而上野恩賜公園就是抵達東京的第一個景點,一個別具紀念價值的景點。

IMG_5585.jpg

那天我們是搭乘6:50的香草航空,半夜四點我第一次在桃園第二航廈check in,那是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

抵達上野恩賜公園後,我驚訝的發現出走舒適圈是一種很好的刺激,這讓人精神集中亢奮,其實人類天生就具有冒險求知的本能。

上野恩賜公園幅員廣闊,共占地53萬公頃,原本是皇室用地,後於1924年交與東京都政府管轄,故名「恩賜」。

雖然上野公園有著日本人一般的整潔紀律,其公民素質之高可見。

然而我在大安森林公園也看到一樣的高公民素質,也在上野公園看到與淡水老街河濱公園一般的街頭藝人秀。

 

出走到東京後我也不認為台北劣於東京,就生活機能上,甚至有許多台北優勝的地方。

然而第一次自助東京卻讓我感到東京極度美好我才知道所謂的「舒適圈」其實不代表「你認為舒服的地方」,而是你「習慣成自然的地方

舒適圈會包含你感受到的好好壞壞,包含你習慣的奴性、你習慣的小確幸、你習慣的方便性、你習慣的一切。

而人天生就有危機處理的本能,習慣造成我們必須違背這些本能,就如同拔掉牙齒的雄獅,其鬃毛漸漸凋零一般。

IMG_5591.jpg

這個走出舒適圈的過程,讓我開始體察以往幻想中的日本與台灣之間的差異,其實台灣並無需要以「抱怨」來成就一些事。

尤其當時「柚子寶說」開始撰文,我和Nora開始嘗試很多資料的編排、從圖像到文字,收集各種資料來看待一個景點。

我們後來發現,一個城市代表的就是一群人,這群人的素質會成為這個城市的格。

我想東京給我的感受到的「格」,就是他們對時間以及服務上的極度要求,因為他們不喜歡無禮的麻煩別人。

之後我們到了上海、雪梨、墨爾本、京都、大阪、沖繩,北海道其實每個城市都很美,都又不一樣的風情,然而真正成為令人流連忘返的,卻是一個城市所帶給人的品格。

IMG_5589.jpg

IMG_5592.jpg

我在上野恩賜公園感受最為深刻的,其實是該國對於文化產物的保留,更有甚者,是年輕人對於傳統文化的承襲使命感。

尤其是年輕日本女孩會穿著和服到神廟祭拜,這種服飾上的正向傳承讓我頗為讚賞。

我回想是否有台灣女孩會穿著傳統服飾在街上走,這除非是政府文化局的活動,不然很難會有這種現象。

這代表的是台灣年輕一輩的文化認知是建立在「對立」上,而不是建立在「文化認同」上。

而媒體對於台灣認同的操作,也是建立在詭辯和爭論上,正如同你絕對不會懷疑一個擁有美國綠卡的人不是美國人,而你卻會搞不清楚擁有中華民國身分者的人到底能不能稱為台灣人。

這也是一種舒適圈所造成的毒害,因為我們太習慣一種不確定性的文化認同,搞不清楚的身分就只能用「擁有權」來做成皈依。

這也成為人民為何開始抱怨金錢薪資的問題,其實這是一種對歸屬感的恐懼心理,反之,這種舒適圈還真的是一種劇毒。

IMG_5635.jpg

走在寧靜的上野恩賜公園裡是很享受的,尤其我很喜歡坐在公園裡的長椅,靜靜地觀察東京人的優雅。

我知道日本人是一個壓抑性極高的民族,但我猶記得當天下午坐在公園裡的慵懶,建立在該公園的美麗建設。

當時我靈感乍現,不斷思考自己在家鄉未來該有的定位、態度的調整以及嚴格的工作紀律,這在前一天還在台灣疲憊萬分的我是一種異常的存在。

說到底,走出習慣,竟然是充電最好的方法

中國文化講求中庸之道,自然舒適圈不能以二分法來做為分割,而必須以「強度」來做為調整,精進才是真正的目的

尤其我看到黃瑞祥在TED的演講更有感(影片連結: https://goo.gl/ouHCgm ),

其實舒適圈不應該用「逃離」來做定義,而應該用「延展」來定義,如此一來就變成一種事業體的延伸,而不是個別技能區域化的發展。

這使得旅遊變成一種極具教育性目的的工具(這也使得我把出國旅遊的記帳項目,從「娛樂」轉成「教育投資」項目)。

IMG_5621.jpg

自由行的過程頗有「神風命」,意指需要到達某種意志力的要求,不然遇到一些語言障礙可能會造成形成走不下去(最後發現鐵腿居多)。

這會讓旅客在自由行的過程延伸出非常多的經驗,因為建立在目的上行程多少有點像RPG累積經驗值練功的概念一樣。

尤其在編寫部落格的同時,同時具有反省以及廠商邀約合作的功能,這使得走出舒適圈變成一種投資經營,而不只是一種娛樂活動了。

這種就由出走舒適圈所帶來的文化衝擊,在現在撰文的2018年年底,帶給我很多不同樣的觀感。

其中,我發現台灣流行的抱怨是一種討論「正確」和「錯誤」的「廉價過程」,

然而很多事情是可以討論的、可以修正的,因為人本來就是在錯誤中進行創新和學習,

而出走舒適圈,只是一個必要的開始。

IMG_5596.jpg


2015東京賞楓銀杏自由行完整遊記

(1)一蘭拉麵上野店-在K書中心嗑拉麵

(2)深秋銀杏大賞-明治神宮外苑、東京大學及早稻田大學

(3)Sutton Place Hotel-具有所有功能的東京旅社初體驗

(4)六本木耶誕限定-Tokyo city view、櫸樹坂大道、Tokyo Midtown

(5)六本木-麵匠の心烏龍麵~一間去當服務生二頭肌會變很大的店

(6)東京迪士尼海洋旋風全紀錄(上)-晝日冒險的奇幻國度

(7)東京迪士尼海洋旋風全紀錄(下)-夜幕揭曉的神秘面紗

(8)築地場外市場-庶民美食的低調奢華

(9)晴空塔-宙寅屋之餃子當菜吃

(10)晴空塔-世界第二高的基地台

(11)上野阿美橫町-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的大士林夜市

(12)荒川線電車(上)-早稻田大學晃悠晃悠

(13)荒川線電車(中)-鬼子母神堂-七五三節的護祐

(14)荒川線電車(下)-巢鴨&三之輪之腥腥知我心

(15)江戶時代大名庭園-六義園

(16)匠人藝術館-宮崎駿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17)淺草雷門觀音寺和價錢很天的雷門三定天丼

(18)明治神宮外苑銀杏並木道之皇室的優雅&超級強大的安康魚肝味增

(19)東京大學(本鄉校區)-校園禮品販售部和中央食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柚子寶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